准备参加山东专升本的同学们,是否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类考生?事实上,山东专升本考生主要包括校荐生、自荐生、建档立卡家庭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大赛保送生等几类。
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主要走的还是校荐和自荐这两条路径。那么,这两种身份的获取方式、考试形式以及志愿填报与录取规则究竟有何不同?今天就带大家一文读懂,帮你找准方向,高效备考!
校荐生和自荐生的资格是如何获取的呢?
校荐生:平时积累,赢在起跑线
校荐生资格主要看在专科阶段的综合素质测评排名是否达到同年级、同专业的前60%。这个测评不光看期末成绩,还包括平时表现、参与活动、竞赛获奖等,不同学校具体计算方式会有差异;其次是考生获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或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可获得校荐生资格。建议尽早向辅导员或学校了解清楚评分规则,从大一大二就注重学业成绩并积极参与各类加分项,为拿到校荐资格打好基础。

自荐生:主动出击,争取“入场券”
如果未进入前60%,也别灰心,还可以走自荐生路径。自荐考试没有统一标准,由各本科院校自主命题,自荐生需要参加意向本科院校组织的专业综合能力测试(自荐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报考该院校的资格。这意味着你需要提前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针对性备考,相当于多了一道“资格赛”。
校荐和自荐的考试方式有什么区别?
校荐生:专注统考,心无旁骛
成为校荐生后,只需参加山东省统一的专升本考试,不必为其他额外考试分心,可以集中精力复习统考科目,备考路线清晰明确。

自荐生:多试并举,提前冲刺
自荐生需要在统考前参加一所或多所本科院校的自荐考试,建议大家提前1-2个月准备目标院校的自荐考试,这里提醒大家:不宜盲目报考过多院校,建议根据专业对口程度、考试时间、考试难度等因素精选目标院校重点准备。务必提前搜集考试大纲、真题等资料,如果涉及面试,也要提前演练,做到有备无患。

志愿填报与录取
校荐生:志愿选择广,机会更多
校荐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在选报专业内填报所有有招生计划的院校,最多可填70个“专业+院校”平行志愿,选择空间非常大,更容易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
自荐生:志愿针对性强,精准报考
自荐生只能填报已通过自荐考试的院校和专业,虽然同样最多可填70个志愿,但可选范围相对较窄。因此,在参加自荐考试时就要有策略地选择院校,确保后续有足够的志愿可填。

无论校荐还是自荐,最终能否上岸,都要看全省统考的成绩。校荐生的优势是选择多,自荐生的关键是先拿到 “入场资格”,但两者的录取都以统考分数为核心依据,所以不管哪种身份,统考复习都不能松懈。
总之,校荐生和自荐生只是专升本的“起点身份”,最终能否上岸,还是要看备考的扎实程度。希望同学们提前明确自己的目标身份,规划好备考路径,不管是冲前60%当校荐生,还是准备自荐考试补位,都能稳步推进,最终顺利上岸理想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