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在不同时期,承担不同的角色定位。就像升本的这段时期,我的大学语文老师为我们这一届选择了一个定位——温良。

记得曾在《觉醒年代》中看到过辜鸿铭先生讲『温良』,其中提到了:“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我想老师应该是希望我们拥有这样的美好灵魂吧。

 

这是老师对我们角色的定位,而对于这近一年的升本生涯,我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呢?其实我有认真思考过。

大三,终于还是到了这个时间节点。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该怎样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去面对生活,我准备好了吗?心里怀揣着对未来的担忧,看着窗外的天一点点亮起来。

 

身边同学渐渐都有了自己的打算,心中多了一些惶然。情绪太多,怎堪面对?带着一丝迟疑和徘徊,在毕业还是升学中我选择了后者。毕竟学校相对于其他,是我更熟悉的舒适区。

在日复一日只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着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备考时最重要的事。但学习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由学到会的过程,我其实是很开心的,可也会遇到怎么都无法理解的时候,就像是到了一个死角,明明转个弯就行了,可自己不知为何怎么都无法向前了。

 

这时候,我能做的就是一遍遍分析、解构,用我能理解的方式去构建出我的知识体系。心态也一样,在柳暗花明和前方禁止通行中不断转换,我也要在一次次崩溃后进行自我开解,重拾信心。

备考期间的心态,像是一个不断在山间隧道穿梭的过程,偶尔走入光明,有时钻入黑暗,有过坍塌,也路过美景。

 

这段经历中的一切跌宕起伏,其实就是我对自己进行分析、解构,从而重建的一个过程。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建设者』。

专升本时遇到的同学,他们有很强的信念感,就是一定要考上本科院校。可我有时也在想,考上之后呢?

 

当初选择专升本,更多的是现实因素推着我往前走,至于前路该走向哪里,其实我还没有想明白。面对迷茫,该如何解决?在没找到答案时我选择先埋头学习,好像在字里行间,我能读懂自己,也能看到世界,学习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有迷茫是每个时期都会有的状态,至于如何找到答案?我想它藏在日常的点滴中,当想放弃时,家人唠叨话语中隐藏的关心;学习疲倦时,和同桌相视一笑的感动;还有班主任严格管理下的温柔……

 

你要问我,现在有答案了吗?我想说,成为更好的自己,去体验世间的美好与精彩,这就是我的答案。

 

我找到了属于我的答案,也期待你们能找寻到自己奋力向前的意义。

也许一次失败,会在心里留下了一些阴影,可当我走出来后,就明白了人的一生拥有无限可能,一次的失败,真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

 

不信你看,这次成功上岸,是对我这近一年付出的回报,也是现在的我与曾经的自己,做出的一次对话,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也许我会慢一点,但我终究会跨过去的。

 

没有锋刃,依靠自身的韧性,我也能划开一个世界。

我没有让自己被打上『专科学历』的固定标签,我在不断地尝试,展示着更多的可能性。大雁南归,鱼群回溯,人终究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专科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本科,用这封我渴望的录取通知书,作为我专升本旅程的结束。

 

我会将这一次的成果,作为一个开端,以一个本科生的身份,重新启程。